Requirements
- 沒有任何需求,只希望認識英國二手物業投資
Description
英國二手物業的高回報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市場上主要是以一手樓花的廣告為主,可惜一手樓花的回報往往較低。當投資者認識二手物業投資原來可以「本少利大」,亦可以承造按揭,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現金流。
近年不少年輕人在四十歲前達到財務自由,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都沒有父幹母幹,卻比任何打工一族都更早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他們憑著超越傳統打工人士的想法,為建立自己的被動收入打拼,經歷及跨越重重困難,為自己闖出一片新天新地;而我是其中一員。
我的財務自由狀況百分之百來自於物業市場投資。我要感謝我的太太,是她與我一起學習如何成為專業物業投資者;我亦要感謝我的一對子女,我一直盡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及過更優質的生活,是他們昂貴的生活費鞭策我不斷追求進步。
作為一個財務自由人士,我會在孩子假期時與他們一起參加研討會,讓他們了解不同地方的房地產業務。此外,我亦有開辦英國物業投資課程,學員都受益良多。現在,我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Who this course is for:
- 希望投資物業以達至財務自由的人士
Instructor
近年不少年輕人在四十歲前達到財務自由,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都沒有父幹母幹,卻比任何打工一族都更早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他們憑著超越傳統打工人士的想法,為建立自己的被動收入打拼,經歷及跨越重重困難,為自己闖出一片新天新地;而我是其中一員。
我的財務自由狀況百分之百來自於物業市場投資。我要感謝我的太太,是她與我一起學習如何成為專業物業投資者;我亦要感謝我的一對子女,我一直盡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及過更優質的生活,是他們昂貴的生活費鞭策我不斷追求進步。
作為一個財務自由人士,我會在孩子假期時與他們一起參加研討會,讓他們了解不同地方的房地產業務。此外,我亦有開辦英國物業投資課程,學員都受益良多。現在,我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我自小便在一個非常平凡的家庭中長大,沒有在名牌學校讀書,學業成績很一般。我的家庭在我小的時候是完全沒有經濟能力;父親是個非常努力打工的人,為了養活家人,一人兼職三份工作。在嚴重缺乏資源的情況下,我們連三餐也不保,一年大概只有一次機會可以吃到雪糕,更有一次因為家裡沒有錢買米,結果需要吃一星期麵包和公仔麵才勉強能捱到爸爸的支薪日。我們一家五口同睡在一張碌架床上,環境非常擠迫,所以每當與朋友走在一起時,我都會羨慕他們擁有的東西,包括零用錢、玩具、衣著、居住環境和假期旅行等。這些都令我變得沒有自信心,覺得自己在人生旅程中只是一直跑在別人的後面。
父母從來都沒有太大理想,只希望我們三兄弟可以上大學,畢業後找到好工作,生活會有一個轉變。不單是我父母有這種想法,時至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雖然世界已經改變了許多,但人們典型的想法依舊沒變:穩定而且高薪的工作是社會人士最重要的安全網。
在高中時期的艱苦努力下,我終於考入了大學。當年同齡的學生有12.6萬人,而大學學位只有2.1萬個—大約每六個學生只有一個能考入大學。而我考入的是當時很能賺錢的科目—電子及資訊工程系,我心裡不禁想到自己終於可以晉身成功人士的行列,人生變得有希望,可以改變了。但天意弄人,當我順利完成這三年的大學課程之時就是2003年,我卻遇上了當年令全世界驚恐的SARS疾病。SARS不單是一種致命的疾病,同時亦是破壞經濟的致命疾病;幸好我一家沒有染上SARS,但它卻改變了很多行業生態,改變了僱主對支薪的態度,包括我主修的電子工程界。大學畢業生的薪水自SARS以後直到現在都沒有怎麼好過,結果一畢業我的希望就破滅了;破滅的是我期望以薪水過富裕生活的希望。最後只能面對現實,找份數千元月薪的工作,開始我的工作生涯。
既然沒有父幹可依靠(當然我也不希望自己需要有這樣的依靠),自己本科的行業又沒落了,大學畢業生亦很難找到高收入的工作,我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學習新的思維去創造未來。有幸的是我在早年接觸過兩套有關現金流及物業投資的桌上教學遊戲後,我的財務智商(Financial Quotient)被開啟了,因此我決定深入鑽研物業投資市場。
在短短數年間,我做了幾次住宅物業及車位買賣,另外,我亦做了一些二房東的業務。當中,我學習了很多尋找盤源、裝修設計、融資和管理租客的經驗,而這些體驗可以帶到英國物業投資市場;我現時已管理超過一百位租客。投資物業市場可以產生龐大的被動收入,取代工資收入以達到財務自由。於是我早在三十一歲時已經離開了上班行列,主力投資房地產市場,投資香港及英國的二手住宅物業。用了好幾年的時間來努力,在我三十七歲時,我已經讓我的一家四口可以過著財務自由自主的生活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將財務智商教導下一代,讓他們都能過一個自主的理想生活。
回望很多與我同期的舊同學、朋友和同事,他們依然為工作和生活拚命,每月依然為錢擔憂,但資產卻沒有怎麼上升。他們面對的問題是通貨膨脹、長輩漸老需要的醫療支出越來越多、小朋友的開支漸大、擔心自己的工作和健康出現毛病、買樓無期等等,這些都是令他們生活壓力大增的原因,都是每位上班一族要面對的壓力。
財務自由的人卻走上了另一條康莊大道;他們雖然可以依舊工作,但卻不需要再為生活而工作。他們只要把引領自己達到財務自由的方法無限複製,令自身的資產及被動收入不停地倍增,生活就會越走越輕鬆,不用再擔心通貨膨脹、開支增加或被老闆開除等憂慮。
香港最近政局形勢不穩,令香港再次出現「移民潮」,不過,移民這個概念有點沉重,中產及專業人士是否一定要去歐美澳加等地打工並被徵重稅?我認為,「被動收入」+「半移居」+「半退休」可能會成為新一代的生活模式,能結合熱情與專業及工作與假期,而穩定及強勁的被動收入,讓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居住地方及生活模式。
然而,香港近年推出多輪樓市辣招,香港人以往行之有效的靠物業達至財務自由的方法,如今卻增加了很大難度。我選擇了英國房地產投資這條路,目前,走這條路的難度遠較投資香港物業低。既然我沒有先天的優勢,只憑後天努力亦可以在幾年間達到財務自由,我相信各位讀者都可以做到。
甘殷誠K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