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you'll learn
- 了解博物館在西方國家的源起與演進
- 知曉博物館發生的理念
- 了解博物館在社會中的價值
Requirements
- 中文能力與基本的英文能力
Description
優游世界博物館:
從1990年代開始,國際博協(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就把博物館史列為博物館專業課程的第一課。當然這份課程表上並沒有指定是西洋博物館史,但是博物館既然是西方文明所發明的文化機構,很多他們的過程與方法必然有我們借鏡之處。因此,立在本協會專業立場來看,西洋博物館史就成為我們要把博物館工作專業化所必須普及化的首要知識
本課程將從博物館在西方國家的源起與演進說起,目的是讓學員們知道博物館的發生與文化的走向理性有密切的關係。這是博物館學的基本認知,有了博物館發生的理念之後,才能進入有專業倫理的運作方法論。所以本協會在提倡博物館工作的「專業化」之同時,推出這項課程,將有助於初入博物館領域與在職館員,對自己工作應發生社會功能的了解,進而了解博物館在所處社會的價值。
Who this course is for:
- 博物館在職館員
- 初入博物館領域的人
Instructor
社團法人臺灣博物館專業協會創辦人與理事,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曾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
徐純,社團法人臺灣博物館專業協會創辦人與理事,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曾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1988年於巴黎第七大學東方語文部獲得博士學位。
徐純講師曾就職於台北故宮博物館展覽组與資訊中心、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東方收藏的典藏研究員,國立台灣美術館研究组副研究員,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研究所規劃者之一與專任副教授。
曾兼職於私立輔仁大學,高雄市空中大學,台南市社區大學,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
教授課程有西洋博物館史、地方博物館專题研究、博物館學研究方法、展覽評量、博物館评量、台灣博物館史等
著作有《文化載具—— 博物館演進的腳步》;其他發表的論文有「中國博物館人員培訓的案例」、「博物館的發生學」、「建立新博物館學與適應社會變遷的方法論——觀眾調查」等百餘篇,並翻譯至少有20本以上博物館相關的英文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