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you'll learn
- 本系列課程將帶你鍛鍊呼吸肌群及核心肌群。
Requirements
- 參加這堂課不需任何背景知識,只需要在上課時仔細聆聽教練所說的注意事項&叮嚀即可。
Description
[重要提醒]
本課程使用的平台「Udemy」為境外公司,故在Udemy平台刷卡購課屬於境外刷卡,刷卡後,您的信用卡公司將另外向您收取約1.5%的國外交易手續費。手續費率將根據各家信用卡公司規定而有所不同,詳細數字請與您的發卡銀行確認。
現代人因為久坐不動,導致肌肉無力,能力弱化。因此我們推出這系列的呼吸法鍛鍊影片課程,希望能透過這五種呼吸法的訓練,鍛鍊大家呼吸肌群及核心肌群的作用力量,強化呼吸的肌肉功能,進而帶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課程中我們將教授五種呼吸法,並由教練全程帶著你鍛鍊,讓大家可以持續進步,持續鍛鍊。
每一章節中都會包括一堂詳細講解各呼吸法的課程,以及一堂實際跟著教練操作的課程,讓所有學員都可以先有了充足的理解,才開始實地操作。
最後一章則會在所有呼吸法課程之後,給予所有學員的五種呼吸法技巧總整理,以及結語。
[免責聲明]
此影片是以身體症狀及大眾關心之保健議題為出發點,旨在教育根源問題與知識,而非取代專業醫生的建議,內容無意或隱含代表專業醫學的意見、診斷或治療,影片內容不能做為醫療行為跟醫學建議。這是娛樂與教育性質影片,無法做為任何人的完整治療方法。
影片中的任何運動或是伸展都有造成傷害的風險。若使用不當或是使用影片中的任何動作造成傷害,皆由觀看者或是運動者自行負責。本影片講師及製作單位對影片中任何的傷害、資訊、運動表現都無關。
若您有任何健康狀況,請尋求醫生的專業醫囑,找到根源問題。若對於執行影片中的任何治療方法有問題,務必諮詢專業醫師,審慎評估。
[購買課程的常見問題]
購買課程若遇到問題,請加入「享受生活,天天開心」臉書社團,參考「購買「彬教練陪你練-強化呼吸肌群力量」課程的常見問題」此篇文章。
Who this course is for:
- 希望訓練身體及鍛鍊呼吸肌群與核心肌群的人
Instructor
專長
個人健康諮詢/營養與體能評估
肌力與體能訓練/壺鈴/拳擊/TRX等訓練
呼吸/核心/平衡/肌力/肌耐力等訓練
飲食營養規劃/運動營養規劃
增肌減脂規劃/全身曲線雕塑規劃
孕產婦產後復原規劃
自體免疫症狀健康調理
特殊族群健康指導
健體比賽備賽指導
專業認證與獎項
2019年INBA自然健美比賽175cm組冠軍
NASM-CPT-美國國家運動醫學院私人教練
Steve Maxwell-專業私人教練認證
SRE-孕產婦指導教練
HEA-體適能健身教練
IIAD-美國運動表現專家認證
FHPS-女性健康與表現專家認證
SSI-特殊族群運動表現專家
RTS-抗阻力訓練專家
All Yoga-火箭瑜珈師資認證
Kettlebell Quest IKT-國際壺鈴教練
TRX-懸吊系統訓練教練
THPEA-健康促進管理師
THUMP-健身拳擊及踢拳擊教練
IFBB-專業健身健美運動營養教練
中國國家2級公共營養師
從罹病末期胖大叔變成健美冠軍型男的蛻變史
(含彬教練的瘦身健美過程驚人圖片的全文,歡迎加入Facebook「享受生活、天天開心」社團搜尋閱讀)
從改變飲食開始,再投入重量訓練,不到6年時間,不但逆轉身體健康,練出人生中最完美的體態,還找到自己喜歡的健身產業,幫助他人獲得健康。這一連串如蝴蝶效應的轉變,是做夢也想不到的意外旅程。旅程的起點是我那惡化的僵直性脊椎炎,導致身體一連串骨牌效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啟了我新的人生,也讓我有機會影響更多人改變一生。
我20歲開始就受僵直性脊椎炎(見註)所苦,到38歲已經惡化到末期反應〈從頸椎、胸椎、腰椎、薦椎與骨盆因脊椎黏合,逐漸形成竹竿狀,黏合後因喪失柔軟度造成神經壓迫〉,導致起床困難、走路疼痛與行動不便。因此以前喜愛的運動,如羽球、籃球、游泳等都被迫停止,一年下來體重暴增10公斤。當年年底所做的健檢報告,更出現脂肪肝、血糖、三酸甘油值超標等問題。隔年年中,就開始出現血便,半年後糞便潛血反應更高達335,胃幽門桿菌也在此時找上門。
根治飲食轉捩點
這時體重與出社會時相較,已經增加20公斤,體重來到85公斤。胖了一大圈,身體健康也亮起紅燈,2014年5月在因緣際會下,我接觸到賴宇凡老師的「根治飲食」,那時開始三餐全部改吃天然食物,並去除掉對僵直性脊椎炎有害的食物內容,例如麩質、皂素、凝集素與高Omega 6的油脂等等。
其實開始吃天然食物才兩週後,就發現背部不再莫名的疼痛,後來跟我一樣有僵直性脊椎炎的朋友們都有一個疑惑,飲食真的能好轉嗎?我能理解這些疼痛朋友們的心情,疼痛是一種壓力,所以面對疼痛時,任何人都會想方設法解除,更何況是10幾年、20幾年、甚至一輩子的疼痛,誰沒有找過任何的方式改變?
但在試過了各種方法後,往往心灰意冷,過去除了西藥我不願意吃以外,針灸、拔罐、脊椎矯正、中藥、靈芝、各種營養品等等都試過好幾輪,有良心的中醫師知道我是僵直性脊椎炎後,都會說沒輒。因此,往後任何人跟我說可以好轉的飲食與營養品,當下我也是嗤之以鼻。
很多人到了這個階段,就會開始認為自己是受到詛咒,還是前世造了孽?其實,只是不夠瞭解自己而已。記得我發病那年還是學生,當時我住在校外的宿舍,經常熬夜唸書,三餐很不正常,有時候就買一包蘇打餅乾當三餐吃,或是經常吃炒飯、炒麵或泡麵。突然有一天半夜2點時,痛到似乎是有人拿鐵鎚敲你的背,這種疼痛的感覺持續幾個月的夜晚。後來在放寒假時才去國泰醫院檢查,證實是僵直性脊椎炎。
飲食真的是主要因素,好幾年下來,我的三餐都是很糟糕的狀態。早餐因為工作忙碌,常常是便利商店的麵包、御飯團、蛋餅、三明治解決。午餐也是便利商店的微波便當、便當店的炸雞腿與排骨、油飯、水餃、速食店等。晚餐就是炒飯、炒麵、披薩、泡麵,外加垃圾食物!
看到這裡,假設你的飲食也跟我一樣,然後擁有僵直性脊椎炎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如妥瑞氏症、蕁麻疹、皮膚疹、克隆氏症、異位性皮膚炎、橋本氏甲狀腺炎、葛瑞夫茲氏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等等,您可以再檢視一下是否生活習慣也是經常熬夜?工作或各種壓力指數過高?那麼您真的可以先從飲食開始調整。
至於怎麼做?真的很簡單,就從吃天然食物做起…光做到這件事,就已經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了。另外,原本的飲食以後就不能吃了嗎?其實也不是,而是總量的問題,現代人因為忙碌與口袋預算,所以往往會優先選擇方便與容易取得的食物。那些食物是因為食用太頻繁,才會導致身體修復機制來不及反應,偶而吃吃是沒問題的。
一天扎針33次,了解飲食與血糖的關係
飲食調整過程中,為了知道身體運作方式,我也不斷拿自己做實驗。例如2015年7月,為了瞭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從早起空腹開始量血糖後,每半小時再量測一次。並刻意將三餐改成不同營養比例來攝取,一天總共測量33次血糖(血糖波動如下圖)。這表示手指腹會有33個針孔,雖然不舒服,但只因希望透過這樣的報告,能影響更多人對血糖的看法,s進而改變飲食習慣。從這樣的測試結果發現,精緻碳水對血糖影響性非常高,優質的天然食物組合,血糖將非常平穩,對健康的危害相對較小。
當我開始將過去錯誤的日常飲食拋在一邊,改用天然食物飲食,3個月後,腰圍少了6吋,體重降了15公斤(從84.6降到69.6)。而且這15公斤當中,脂肪占了12.39公斤(體脂率從26%降到14.7%),肌肉僅減少0.95公斤(肌肉率從31.4%升到35.7%),剩餘為脫水1.66公斤。
除了體態的改變,健康狀況也大幅好轉,除了三酸甘油脂、血糖超標問題改善了,最神奇的是,僵直性脊椎炎竟然不再發作。健檢時脂肪肝也不見了,血管粥狀化從2級逆轉為最年輕的1級〈共分7級〉,讓醫生們嘖嘖稱奇,好奇的問怎麼做到的?其實我只是改變飲食,讓身體獲得均衡且足夠的營養而已。
我的僵直性脊椎炎可以自我恢復這麼快不再復發,除了營養調理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從來沒吃過任何一顆止痛藥或類固醇藥物。從小不愛吃藥的個性,就算感冒也寧可讓身體不舒服,堅持不吃藥的習慣,反而使日後身體能恢復的很快。當朋友聽到我的故事時,有些會介紹他們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朋友給我認識,在聽過我建議調理後,往往都是沒吃藥的人,恢復效果最明顯。
改變飲食的過程中,我完全沒有不適應或不舒服的感覺,反而吃得很開心。經過飲食調整一整年後,我常常被身邊的人說你實在太瘦了。這時我轉念思考,如果要讓人覺得健康,應該不是「很瘦」這樣的形象。
接觸人生中第一位健身教練
後來我開始研究重訓,在2015年12月我43歲那年,接觸了我人生中第一位健身教練。一對一指導了9個月如何正確的重訓方式,讓我慢慢養成習慣。也讓我能從學生角度,思考如何成為一位專業的健身教練,並同理心知道客戶的需求與期待。
過去僵直性脊椎炎發生時,我身體的骨質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加上我的運動型態都是以競技型運動如羽球、籃球為主,造成肌肉力量有限、軟組織一直被破壞,導致無法久站與長期下背痛。接觸重訓後,透過漸進式阻力增加的刺激,讓我肌肉量、骨質密度逐步提升,並強化了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控制力。
在短短3年多的訓練之下,我的身型逐漸從駝背變成挺胸,從無法前彎變成雙手可以貼地。因為改變飲食讓我身體不再被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而透過訓練把虛弱到不行的背部強化,與長年不知如何發力的關節矯正。逐漸形成良好的姿勢後,現在的我不止可以跟僵直性脊椎炎和平共處,我的身體還超越年輕時的體能狀態。
接觸重訓後我的目標是增肌到85公斤,希望有朝一日能與過去最胖的84.6公斤做對比,一定能激勵更多人投入健身。因此我持續訓練3年,同時透過每隔3個月增肌與3個月減脂飲食交替執行3年後,我做到了!與過去相比,簡直換了一個人。為了參加2019年自然健美比賽(非藥物健身),我在2019年2月開始執行減脂,目標體脂率12%以下,透過飲食的調整,與持續每天1小時的鍛鍊,我成功將體態調整到人生的顛峰,並拿到分組冠軍。
原本只是個末期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身體狀況與身材都非常糟糕,從41歲開始學習營養知識並改變飲食,43歲時開始接觸重量訓練改變體態,47歲時就在INBA自然健美比賽拿到分組冠軍。在短短幾年內能有這麼大的改變,因為我同時是知識學習者、實踐者與教育者。除了期許自己不斷學習營養與健身知識,並身體力行,再將好的觀念轉換成教學內容,累積實務指導經驗,幫助我的客戶獲得健康的知識,也協助他們改善體態與減少疼痛。
自我進修考證成為專業健身教練
因此為了幫助更多對健康有需求的人,我開始進修考取證照提升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如私人教練、體適能教練、健康促進管理師、壺鈴教練、運動表現專家、運動營養教練、瑜珈老師、拳擊教練、營養師、女性運動表現專家、孕產指導教練等等,期勉自己成為一位專業人士。
其實我們不需要變得完美,才能激勵他人,用我們處理不完美的態度就可以鼓舞他人。希望我的故事能吸引你、鼓舞你、改變你的一生,並且不要放棄任何的希望。最後我想分享的是,只要你任何時候,對任何事物,都能夠投入100%的努力,擁抱當下且不管任何結果,你也能夠創造屬於你的奇蹟故事。
註: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自身免疫系統過度發狂,除了防禦外來入侵者,也對自己基因較弱的組織進行攻擊,導致脊椎、關節等處出現被破壞的發炎現象。台灣每1萬人中就有33.7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盛行率居亞洲之冠。患者因長期慢性發炎,導致脊椎韌帶與關節鈣化,脊椎沾黏變形,嚴重時將會駝背、抬不起頭,甚至無法行走等等,歌手周杰倫,藝人阿Ken、李易和余天等都是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