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you'll learn
- 理解專注力的生理機制
- 同理孩子無法專注的原因
- 從促進孩子的觸覺整合來幫助孩子更專注
- 從促進孩子的前庭覺整合來幫助孩子更專注
- 從促進孩子的本體覺整合來幫助孩子更專注
- 了解增進孩子注意力的實際做法
Requirements
- 這門課適合所有父母,因此毋須任何先備知識
Description
重要提醒:因此平台Udemy為境外公司,在Udemy的刷卡屬於境外刷卡,您的信用卡公司會另外向您收取大約1.5%的國外交易手續費。手續費根據各家信用卡公司規定有所不同,詳細數字需與您的發卡銀行確認。
-------------------------
孩子整天在家裡跳來跳去,是過動嗎?為何不能乖乖在椅子上坐好?上學之後,老師說他上課愛講話,該怎麼辦?孩子很聰明,可是寫作業就是拖拖拉拉不專心?
不論孩子處於哪個階段,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專注力不足,從學齡前的常規難養成、吃飯慢吞吞、東摸西摸,一直到小學後上課不專心、寫功課坐不住……這些都是「專注力」的常見問題。
這門課的講師是誰?
這門課程的講師廖笙光(光光老師),為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執行長、國際感覺統合協會認證治療師、親子天下專欄作家,有18年工作經驗的他,輔導過上千名孩子,他看到有很多孩子的「問題」,來自於爸媽對發展的不了解,所以這次《親子天下》邀請他開設線上課程,跟爸爸媽媽談談孩子的「專注力」。他會先從內分泌、大腦等生理的角度來談專注力的定義,以及孩子為何無法專注的因素,再談到增進孩子專注力的實際做法。
課程中他還會用職能治療的深厚理論背景,深入淺出的從「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來解釋孩子上課分心、坐不住、做事慢半拍的原因。當你聽了這幾堂課,會更能了解孩子失序行為的背後原因,進而幫助他、提升他的專注力表現,讓孩子更有能量迎接各種學習的挑戰。
專注力黃金守則:動得夠才靜得下來
職能治療師廖笙光,教你打造0~6歲孩子的專注力
第一堂:好動就是過動?孩子動不停的生理祕密(上)
第二堂:聰明卻不專心?孩子動不停的生理祕密(下)
第三堂:坐著無法學到的6個能力
第四堂:孩子為何常分心?談「觸覺」與專注力的關係
第五堂:孩子上課坐不住?談「前庭」與專注力的關係
第六堂:孩子老是慢半拍?談「本體」與專注力的關係
第七堂:增進注意力的「三多一少」原則:多攀爬
第八堂:增進注意力的「三多一少」原則:多觸摸
第九堂:增進注意力的「三多一少」原則:多互動
第十堂:增進注意力的「三多一少」原則:少看電視
Who this course is for:
- 即將成為父母,或家有0~6歲幼兒的父母、祖父母,嬰幼兒相關工作者
Instructors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歷經多年,已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從2016年至今,【親子天下】邀請育兒界的專家名師,針對家長最常碰到的育兒難題,陸續開設「親子天下.教養微課堂」,每一門課程都是由講師親自設計、親自授課,內容含括理論與實作技巧,幫助家長快速掌握育兒知識;也期望透過「線上」課程,家長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省去出門成本與托育困擾。
親子天下.月刊
2008年8月,《親子天下》雜誌創刊,定期為所有關心下一代未來的父母,與所有積極於成長學習的教師、教育界意見領袖們,提供前瞻、積極、也更實用、親和的資訊與知識。 雜誌報導內容聚焦於「學習與教育」、「家庭與生活」兩大區塊,服務家有5-15歲小孩的父母,以及中小學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即時提供更貼近的親子互動,更實用的教養對策,更多元的家庭生活,更豐富的教育趨勢與視野,希望讓教育從家庭開始;教育下一代,從自我學習啟動。
親子天下.小行星
2016年4月開始,設計給3-6歲學前幼兒的月刊組合:《小行星幼兒誌》,定位為幼兒專屬的第一本閱讀啟蒙月刊,希望成為引導小小孩踏上閱讀之路的入門磚。幫助每一個家庭和父母,透過定期定量的閱讀素材,誘發幼兒閱讀興趣、養成習慣,進而培養能力。
親子天下.童書與叢書出版
從2006年開始,《親子天下》出版給不同年齡層兒童需要的繪本、童書、青少年讀物。以及給父母和學校更有系統和深入的教育教養類叢書。 《親子天下》長期推動家庭、學校、親子的閱讀,從親子共讀、晨讀十分鐘,到閱讀策略和學習脈絡的介紹,首創引領橋樑書的發展。 我們希望,讓閱讀成為從小開始,陪伴孩子終身的習慣和能力。
親子天下.數位內容
親子天下積極深耕數位領域,四大粉絲團,包括:親子天下、親子天下Baby、親子天下嚴選、親子天下悅讀,加上電子報與APP的訂閱數,整體粉絲數已破100萬人。不論從流量、粉絲數、會員數來看,親子天下都是全台親子教育類排名第一的網路社群。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
2015年起,親子天下專為教育界決策者、現場教師社群,成立【翻轉教育】網站與粉絲團,服務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希望成為教師的自學平台,同時透過網路平台的整合與交流,幫助教學現場的教師、行政、校長與關心教育的相關專業人士與意見領袖,更即時有效的分享經驗與知識,交流心情與觀點,相互學習並建構成功案例,藉此推動台灣教育正向而積極的改變。
【親子天下】希望,成為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教育、學校現場,知識的後援系統、方法的交流平台,與情感的分享社群,為個人也為社會促進更幸福、更能自我實現的未來。
- 孩子不會與你作對,往往只是方法不對 :
幫助父母使用正確的觀點來看待兒童的行為,並提供適當地協助與引導。孩子不是縮小版的大人,我們應該以兒童發展的觀點來了解孩子內心的思考與邏輯,惟有穿上孩子的鞋子,才能適當地引導兒童的發展。
- 照顧好自己,小孩子就會變得更好 :
照顧孩子時,媽媽必須要有自己的生活,不應該是像一個陀螺繞著孩子拼命的轉,轉到自己情緒都緊繃起來。媽媽的情緒與孩子是連在一起的,當媽媽的情緒起伏時,孩子的穩定度就會受到影響。因此,照顧小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照顧好自己。